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开槽尺寸的试验验证
作者/来源:李培学 黄桂东 周长会 (山东泓洲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276400 山东质量认证中心 250014) 日期: 2007-04-10 点击率:851
管子与管板的连接主要有胀接、焊接、胀焊并用、粘胀连接和螺纹连接等。但传统的胀接方法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。胀接所采用的方法又分为液压胀接和机械胀接等。胀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接触过程,对于胀接过程和胀后残余应力及拉脱力耐压能力的研究,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。
关于胀接工艺方面,在换热器制造的有关规范中,对开槽的结构尺寸作了具体的规定。在GBl51—1999《钢制管壳式换热器》中,规定了强度胀接的槽宽为3mm,深度为0.5mm,槽离管板表面距离为8mm,槽间距为6mm。以上规定是人们多年来对机械胀管经验的总结,主要是为了在较薄的管板(如25mm厚)开两个槽的需要,当管板较厚时,这个尺寸不见得合适,因此,GBl51中规定可根据不同的胀接方法修改有关尺寸。同时,“容规”第105条推荐柔性强度胀接时,槽宽等于(1.1-1.3)(dt)0.5(d—换热管的平均直径,t—换热管壁厚),如Ø25×2.5的换热管开槽宽度应为8.7~10.3mm之间。因此,对于机械胀接3mm宽的槽是可行的。然而,当使用新型的柔性(液压)胀接时,必须加宽槽的宽度尺寸。由于液压胀接属于柔性胀接,管子的变形规律与机械胀接时不一样。“容规”仅是提出了液压胀接时的推荐槽宽,但没有提出开槽的结构尺寸,目前,国内外的学者主要研究了槽宽的影响,但接头处管板孔的结构参数除了槽宽外,还有槽位置、槽深度、两槽的间隔等,这些参数对液压胀接的影响如何,相关研究工作目前还很少有人涉及。
笔者曾对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接头的结构和连接强度、密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,对不同胀槽宽度、位.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