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发展分析
作者/来源: 日期: 2008-07-03 点击率:1098
1 发展背景
自2003年开始,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,GDP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。石油和化学工业同宏观经济同步发展,且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总体发展速度。经济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,而资源开发和储备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,因此导致我国原油进口不断增加,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,能源供应风险增大。此外,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,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已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。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,开辟能源和资源供应渠道,减轻对原油的依赖度和进口依存度十分必要。
2007年,我国原油产量为1.87亿t,同比增长1.6%;进口量为1.63亿t,同比增长12.4%;出口量为400万t,同比下降39.6%;消费量为3.46亿t,同比增长7.3%;原油进口依存度为47.2%。综上所述,我国原油产量增长有限,进口依存度将继续提高,供求矛盾显著,石油供应价格与安全面临较大挑战。
2007年,我国天然气产量为693亿m3,同比增长23.1%;进口量39亿m3;出口量26亿m3;表观消费量为706亿m3,进口依存度5.5%。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,但需求量增长更快,供求矛盾显著,天然气面临价格上涨压力,国家已经限制天然气用于化工原料。
2007年,我国煤炭产量为25.23亿t,同比增长6.0%;进口量为5200万t,同比增长36.8%;出口量5300万t,同比下降15.9%,表观消费量为25.22亿t,同比增长7.42%。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,我国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产量增长,说明能源生产和煤化工发展速度较快,同时也表明国家调控煤炭产业发展收到效果。因此,我国煤炭出口在减少,而进口在大幅度增加。
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,通过调控煤炭的生产和进出口,基本上可以满足能源生产和煤化工发展之需要。因此,通过煤炭加工转化,生产替代石油的煤基新能源和石化产品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。
发展煤基新能源和煤基石化产品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,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。但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,在今后相当时期内,石油基能源仍将占据主导地位,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是必要的补充。煤基新能源及其下游石化产品发展必须遵循经济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原则,总体发展规模应适度。
2 主要品种及其市场分析
煤基新能源及其石化产品主要包括燃料甲醇、二甲醚、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、甲醇制汽油、煤基低碳烯烃(包括MTO和MTP)和煤制乙二醇等。
二甲醚主要用于替代液化石油气(LPG)和柴.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