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入竞争机制 降低工程造价
作者/来源:程 钰(山东省化工规划设计院 250013) 日期: 2006-12-12 点击率:814
天脊晋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原晋城二化)于2003年底建成投产了小氮肥厂首套“18·30”(18×104t/aNH3,30×104t/a尿素)装置。该项目总投资3.6亿元,投产42d即达产达标。2004年在投产时间短、电力供应不足的状况下,生产合成氨19.99×104t,联产甲醇1.435×104t,大颗粒尿素32×104t,实现利润1.2亿元;2005年又取得氨产量24.04×104t,联产甲醇1.896×104t,大颗粒尿素40.75×104t,并实现利润1.789 8亿元的好成绩。由于该项目建设投资省、建设快、运行好、效益高,吸引了众多同行前去参观、考察、询问,对其工程造价尤为关注。工程造价控制不仅仅是一个花钱的事,更是一门融经济、技术、管理于一体的投资管理科学。项目的决策、技术方案的选择、设计、实施等涉及到工程的全方位、全过程。通过与该项目人员的深入交流,笔者有幸了解了本工程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、做好招投标管理工作、努力降低工程造价方面的一些做法,现介绍如下并谈谈粗浅体会。
“18·30”装置建设工程中自始至终加强资金管理、科学安排、精打细算,特别是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对数以千计的各类设备、物资的采购以及土建、安装、防腐、保温等多项工程,全部采取招标、议标的方式,比质量、比工期、比造价,择优选择供货单位和施工安装队伍,从而保证了扩建工程中购置的设备、物资及施工安装工程选型先进、性能可靠、质量上乘、价格低廉,确保了所有工序的一次开车成功和长周期稳定运行,取得了可喜的投资效益。
国家对建设工程实施招标、投标管理办法,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部门进行组织和管理。晋城二化一方面对主要设备和物资由省级投标公司组.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