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柴油,寒潮中谋变
作者/来源: 日期: 2015-12-30 点击率:1038
提要:各国积极探寻减排的新方式,生物柴油作为被寄予厚望的种子选手参与竞争。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,有良好的润滑性、硫含量低,可部分添加到石化柴油中。
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5年8月份美国生物柴油产量为1.23亿加仑,比7月份增长200万加仑。看来生物柴油不负众望发展相当迅猛,但是将目光投向中国,却是另外一番景象:全国生物柴油生产厂家50多家,总产能超过350万吨,相当于美国一个月的实际产量。现产能超过10万吨的生物柴油企业有16家,最大规模为30万吨。但从产量上看,产能利用率仅在20%—25%。中国的生物柴油正在经历着冰火两重天,在寒潮中探索发展路径是所有从业人员的共识。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,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杨传芳表示,我国生物柴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原料和成本上,行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政策扶持,形成规模才是唯一途径。
黑马生物柴油
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一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。我国长期以来处于“富煤贫油少气”的现状。统计数据表明2001—2006年间,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%以上,而风能,太阳能,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。能源结构的恶化带来的是对国家安全的忧虑——当国内石油开采枯竭或者国际战争爆发、海外进口渠道被封锁,我们是否还能正常生产、生活?
杨传芳认为,这样的忧虑正是我国制定能源政策的来源所在。他认为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主要能源,我们不应该放弃煤转化清洁能源的技术渠道,煤制氢、煤制油等技术应当是“后煤时代”的发展之道。在石油方面,中国原油炼油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每年4.3亿到4.7亿甚至是5亿吨,其....
